相关证件: 
会员类型:
会员年限:3年
发布时间: 2024/6/12 9:25:15 | 28 次阅读
比如天岳先进在2023年度业绩说明会上,就已经宣布公司8英寸SiC衬底产品实现了批量化销售;另外包括烁科晶体、晶盛机电、天科合达、同光股份等都已经进行了小批量生产。
8英寸外延片方面,天域半导体、瀚天天成、百识电子都已经具备8英寸SiC外延片的供应能力。
晶圆制造方面,由于晶圆尺寸的迭代需要先与上游的衬底和外延片厂商紧密合作,晶圆制造产线需要配合上游衬底的量产节点来推进。而当前8英寸SiC衬底和外延片已经开始出货后,自然晶圆制造端也要跟上。
zui近芯联集成宣布8英寸SiC工程批顺利下线,成为了国内shou家开启8英寸SiC制造的晶圆厂。目前,碳化硅单器件价格普遍为硅器件的4、5倍左右。碳化硅器件要被广泛采用,成本必须持续优化,如今业内的目标是将碳化硅器件的成本降到硅器件的2.5倍甚至2倍以内。
芯联集成8英寸SiC晶圆产线的打通,一方面是打通了在功率器件在8英寸SiC晶圆上的制造能力,通过扩大晶圆面积,来降低单芯片的成本;另一方面也能够配合国产8英寸SiC衬底,将SiC本土制造产业链打通,进一步降低成本的同时,也能够保障供应链安全。
因为芯联集成总经理赵奇在5月份的采访中也提到,目前公司SiC外延片和衬底片供应商90%来自国内,未来8英寸规模量产后采用国内供应商完全没有问题。
当然,降低成本的方向也不仅是晶圆尺寸的增加,比如从生产上提高良率、在器件设计上采用沟槽栅等。MOSFET等功率芯片是由多个元胞组成,以往SiC MOSFET芯片是使用平面栅结构,但这种结构限制了元胞间距。采用沟槽栅结构后,能够有效缩小元胞间距,降低芯片面积,同尺寸晶圆下就能切出更多的功率芯片。
小结:
目前,国内8英寸SiC产业链上,还有众多项目正在进行建设,包括上游衬底、外延,下游晶圆制造/代工、功率模块封测等。而随着整体产业链在8英寸产线上的落地速度加快,未来SiC降本的节奏可能还将会继续加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