数百万元!国产脑机接口开启落地转化新篇章
发布时间: 2025/3/31 10:25:56 | 2 次阅读
近日,均普智能人工智能与人形机器人研究院透露,该研究院成功斩获某政府重要项目 “脑机接口” 的订单,金额高达数百万元。此产品将应用于高空危险作业者的预警保护,为保障高空作业人员的安全状态提供有力支持。作为工业机器人领域的领军企业,均普智能始终在人形机器人与智能装备研发方面持续深耕。此次中标的脑机接口系统,运用了非侵入式神经信号采集技术,融合了公司自主研发的多模态生物信号采集技术与边缘计算模块。借助可穿戴设备,该系统能够实时采集作业人员的脑电波、心率等关键生理参数,并结合环境传感器数据,动态评估作业风险等级,进而通过震动反馈、语音提示等方式进行分级预警。这一技术突破不仅提升了传统安全防护装备的智能化水平,更开创了脑机接口技术在工业安全领域的全新应用场景。作为政府重点扶持项目,该订单精准对标国内建筑、电力检修等高空作业领域年均超 20 万起事故的痛点。相较于传统的被动式防护装备,脑机接口技术可将事故预警响应时间缩短至 0.3 秒以内,有效降低 80% 以上的坠落伤亡率。该订单的顺利落地,不仅验证了脑机接口技术的商业化可行性,更为人工智能与人形机器人技术的融合开辟了新路径。今年有望成为国内脑机接口发展的关键之年,抓住机遇的企业或将迎来爆发式增长。国家医保局于 2025 年 3 月发布的《神经系统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》,首次针对脑机接口设立专项定价,包括 “侵入式脑机接口置入费”“非侵入式适配费” 等分类收费项目,成功解决了长期以来临床应用缺乏收费依据的难题。
在政策的推动下,国内脑机接口产业再度掀起融资热潮。统计数据显示,2025 年前三个月,国内脑机接口融资额达到去年全年的 2.67 倍,上海阶梯医疗获得 3.5 亿元 B 轮融资,创下纪录。华为、腾讯等科技巨头加速zhuan利布局,涵盖芯片、信号处理等he心技术;长三角、京津冀地区已形成产业集群,初步构建起上游材料自主化、中游设备国产化、下游场景多元化的产业生态。与此同时,除了均普智能的项目落地,国内还有众多具有代表性的项目正在稳步推进。例如,清华大学与宣武医院合作的半侵入式脑机接口系统,已成功实现瘫痪患者通过意念控制机械臂完成抓取物品、倒水等动作,目前已进入多中心临床试验阶段。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所的 “北脑一号” 系统已完成 3 例植入,助力瘫痪患者实现机械臂操作,渐冻症患者借助无线全植入系统恢复语言表达。上海脑虎科技的高通量柔性脑机接口产品,在华山医院实现了癫痫患者实时汉语音节解码,支持意念合成语言、驱动数字人及与对话 AI 大模型交互。可以预见,此类an例在今年将不断涌现。麦肯锡预测,2030 年quan球脑机接口医疗市场规模或达 400 亿美元,2040 年将增至 1450 亿美元。国内企业正通过差异化路径实现突破:侵入式技术聚焦医疗康复领域,非侵入式技术向消费级市场延伸。随着政策红利的释放与临床数据的不断积累,行业有望从 “实验室奇迹” 迈向普惠应用,重塑神经疾病治疗与人机交互的新模式。